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半岛体育欧盟标准敲响我国用能设备能耗警钟

更新时间:2024-11-27点击次数:

  6月16日,欧盟低压电机最低能效标准法规正式生效,新法规要求在欧盟市场上出售的低压电机至少达到国际能效等级2级(IE2)标准。

  该法规被视为欧洲提升电机能效的里程碑,也为我国用能设备的能耗问题敲响一记警钟。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最新统计,工业用电占全球电力总消耗的约42%,其中2/3被工业电机所消耗。电机能耗对降低工业能耗的意义可见一斑。

  而在我国,这类在市场上被广泛使用的通用设备的能耗问题却并未得到足够重视,很多用能产品甚至没有能耗标识。

  6月24日,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过增元在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在节能减排国策的推动下,我国各工业行业开展了很多技术节能工作,但针对跨行业、跨部门的共性技术和通用设备的能效提高却投入甚少,鲜有人问津,工程研究更是空白。

  据悉,针对行业空白,过增元也曾呼吁建立高效共性技术和通用设备的工程研究中心,但由于种种原因,很难推动。

  据过增元透露,全国标准化委员会正在考虑出台多种用能设备的能耗标准。该标准一旦出台,消费者将能够以此为依据选择节能产品。

  单位GDP能耗的世界平均水平是100,美国为96,日本仅有41,而我国达到295。从技术层面来说,中国的能源利用率仅有31%,低于日本的52%、欧洲的42%和美国的40%。节能被视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那么,我国该走怎样的节能路线?过增元分析指出,我国工业化阶段还没完成,因此应该学习日本降低峰值的跨越式发展经验。

  过增元指出,从国际经验来看,在两次能源危机、国际能源价格处于高位时,提高能效的地位都有上升,而现在也正在经历又一次世界性能源短缺。

  美国是能源非短缺国家,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也开始注重提高能效。按上世纪60年代的能源增长速度,美国的能源消费本应维持高速增长,但实际值却减少了74%。 据统计,这其中1/3~1/2的节能源自经济结构的调整,1/2~2/3源自通过技术改进提高能效。

  而能源短缺的国家更是特别重视能源利用率的提高。如日本在整个工业发展阶段的单位GDP能耗都很低,峰值不足英美的1/2。从上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日本单位能耗的产值在不断增加。“可以说在这个时期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靠提高能效。”过增元说。半岛体育入口

  在福岛核事故之后,日本首相菅直人近日也宣布调整国家能源政策,其中提出,日本已是全世界工业能效的领跑者,下一步还将通过社会变革、创建能源消费的新文化实现家庭和商业能效的改造。

  由此,过增元提出3条建议:一是依靠能效优先的政府调控;二是依靠创新推动的技术进步;三是依靠能效观念的全民教育。

  国家“十二五”规划已明确提出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而在实际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还面临很大挑战,如各地往往采取拉闸限电的方式完成能耗指标。

  过增元认为,应有更合理的方式。他表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倡导节能理念已经成为国策和共识,相对而言,技术节能未被上升到应有的高度,尤其是共性技术和通用设备的高效使用未得到应有重视,应该更充分地发挥技术节能的作用。

  在节能减排的推动下,我国各行业都在抓能效提高。如电力行业发展联合循环(IGCC),建筑行业推广零能耗建筑,化工行业走集成的工艺路线等。

  “现在的问题是那些跨行业的高能效的共性技术和通用设备没人抓。”过增元说,“其实,通过技术革新,这些共性技术和通用设备的节能潜力巨大。”

  据介绍,变频电机、热交换器、化学反应器等就属于此类设备,单个设备虽小,但体量大,节能效果大。

  以热交换器为例,包括石油、煤炭在内,各种能量的利用90%都需要各种类型的热交换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力、钢铁、建筑、化工、服务、通讯等各行业。据统计,北京市机房用电占全市用电量的5%,过增元表示,通过利用高能效换热器和热系统优化设计能将这部分能耗降低30%。

  最近几年,空调等家用电器的产品能耗标识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热交换器等通用用能设备却没有该标识。这一环节的缺失导致很少有顾客主动选择较贵的低能耗设备。

  而在欧洲,根据欧盟已经出台的低压电机最低能效标准法规,低于IE2标准的电机将不会出现在欧洲市场上。随着该法规实施的深入,电机的能效标准还将继续提高。

  在美国,2010年底开始也已经执行相当于IE3等级的NEMA Premium(美国全国电器制造商协会高效率)标准。

  随着国际标准不断提高,很多跨国公司已经宣布不再生产能效标准不达标的电机。

  分布能源技术、输运过程强化节能技术、梯级利用系统节能技术都属于可提高能效的共性技术。

  针对在工程研究领域的空白,过增元建议成立高能效的共性技术和通用设备的工程研究中心,该平台目标是:研发节能共性技术和高能效设备,促进向企业的技术转移,并参与制定技术标准和参与节能政策制定。

  据悉,该工程中心已列入发改委节能规划和一些地方节能专项。不过由于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没有找到合适的牵头单位,一直未能落实。

  “我建议由有远见的企业牵头,大学做支撑。需要找到合适的企业,有水平、有技术、有远见,也需要国家资助,这件事短时间没有效益,因此落实很难。”过增元坦言。

  对于现状,过增元指出:“总体来说现在还是看重量,但能效是质的概念。”他建议鼓励发展民营的能源企业;加大在能效科技、而非仅仅能源生产方面的投资;增加提高能效的研发和工程项目;扩展能效项目的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用能设备的能耗标准正在制定当中。过增元指出,如果更快建立各种通用设备的能耗标准,就能将全民的节能意识由“节能”层面提高到“能效”层面。

  我们通常所说的“节能”一词属于通俗用语,在技术层面,往往被称为“提高能效”,而若上升到战略层面,应称为“能效保持”,如美国就在能源储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过增元表示:“教育是软节能,它的隐性作用很大。现在我国把节能提高到了很高的地位,但节能教育不仅仅是让大家随手关灯、节约用水,还要鼓励老百姓、政府机关、工业企业购买高能效设备,全面节能。这方面我们现在做得还不够。”